民族植物學是一個新興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是研究與探索人和植物之間全面關系的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滲透的學科。農業生物多樣性包括惠益于人類的不同生態系統和物種及其遺傳多樣性。農業生物多樣性能改進農業生產,減少貧困,確保糧食安全,保護環境和改善人類的食物營養。栽培植物的野生近緣種在保護區域脆弱生態系統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野生近緣種的抗旱、耐貧瘠土壤特性和抗病蟲基因潛力能夠為改進栽培物種提供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也是當前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DIVERSITAS)關注的熱點之一。在我國幾千年的傳統農業中,積累了豐富的民族植物學經驗和知識,應用民族植物學方法對其研究和總結,將必然會對我國各民族、各地區的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一、大會的主題為:“民族植物學與農業生物多樣性”
二、會議專題:
1.民族植物學研究動態與最新進展
2.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民族植物學方法與途徑
3.栽培植物野生近緣種的保護與利用潛力
4.干旱地區農業生物多樣性及保護途徑
5.農業生物多樣性,民族文化多樣性與農業遺產保護